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二战有很多冷知识,用狗来对抗坦克应该算其中一个。苏联方面称,在整个卫国战争中,苏军军犬累计摧毁德军300多辆坦克。
用狗的血肉之躯来对抗钢铁坦克,真是不要狗命了!
1941年6月22日凌晨,德军将“巴巴罗萨计划”付诸实践,兵分三路入侵苏联。当时,德军以闪电战进行攻击,隆隆的机器声昼夜不息,3000多辆坦克和众多的飞机很快将苏联逼退了600公里。苏联方面,一则没有做好准备,很多苏军还没集结就被包围;二则苏军技术装备不足,有限的武器在战争中损坏严重。苏联不缺人员,也不缺狙击手,但缺少可以对抗坦克等装甲的重型武器。
战争打得异常艰难时,苏军就用手榴弹和燃烧瓶,跳上敌人的坦克,与敌人同归于尽。但这样终究伤亡太大,有没有可以代替人的东西呢?
展开剩余67%苏军想到了狗。苏联广袤的土地上是不缺狗的,什么凶猛的高加索犬、萨摩耶犬,温顺的哈士奇应有尽有。早在1924年,苏军就用训练了一批军犬,用于救援、通信、探雷等,后来又训练了反坦克犬。
反坦克犬,顾名思义,专门对抗坦克的狗。苏军的思路是这样的:训练让狗携带炸弹,到达坦克底部或者附近,然后通过定时装置引爆炸弹。这简直就是自杀爆炸式的任务。
这个思路理论上是可行的,但坦克是移动的,狗儿常常搞得晕头转向,或被机器破了胆,以致无法完成任务,有时还会造成苏军的自我伤亡。后来,苏军改变思路,根据巴甫洛夫的“经典条件反射”理论和爱德华·桑代克的“操作条件反射”研究成果,将食物放在坦克底部,训练饿着肚子的狗去坦克底下寻找食物。然后,引爆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。如此,这些狗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反坦克犬。
这里面也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,这些反坦克犬的身上背负的一套称为“犬雷”的爆炸装置。该装置有固定背套、固定主装药体的布带环以及有触发装置引信盒。战斗时,反坦克犬背负炸弹,钻进装甲车底部,这时犬背上的触发杆会倒向犬身后方,紧接着挑脚、击针销、击针簧接连而动。砰的一声响,就炸了。
据统计,在卫国战争中,苏联共计有六万余头军犬参加了战斗,建立了四个反坦克军犬连,每连有126头军犬,并以排为单位配属到团级部队。这些军犬除了要送情报、运弹药,荡除地雷外,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克制坦克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,有500余头经过专门训练的军犬参与了战斗。
不过,将战事压在狗身上始终不靠谱。反坦克犬也有不少缺点,如需要不断地强化“条件刺激”、狗的辨别能力是有限、闻不出德军坦克的汽油味,很容易误伤自己,而且德军用喷火器就可轻松化解。
随着战事的推进和苏联军工生产的恢复,这些反坦克犬在1942年后期逐步从前线撤出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仓位大开大合!这些基金“收放自如” 且看业绩